你有多自律,就有多自由
——國旗下的演講
尊敬的老師、親愛的同學們:
大家上午好!我是高一(8)班的余希,很高興作為學生代表在國旗下演講,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《你有多自律,就有多自由》,這個主題,網上有一篇十分精彩的文章,這里與大家分享一下:
好朋友辭去工作三個月后,我敲響她家的門,卻看見從門縫里探出這樣一個人,蓬頭垢面,衣著邋遢,兩眼求救般地看著我,“我想去上班……”遙想三個月前她鐵心鐵意地對我說,“我決定辭職,朝九晚五的工作逼得我發瘋,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都找不到時間,是時候我也該享用點自由?!?/span>
好朋友辭職前是公司前臺,每天需七點起床,精心打扮,亦要在工作中的任何時刻擺出微笑的表情,這一切在她看起來皆是束縛。辭職后的她終于脫離諸多限制,頗有興致地列出一張清單,寫滿自己一直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,比如讀書,健身,學韓語……
她充滿期待地告訴我,“能看見自己坐在房間溫暖的一角,喝著咖啡讀著書,陽光曬在肩膀上,那種美好的景象,我腦袋中一直都有?!?/span>
可是三個月后的我走進她的房間,卻看到整個房間猶如強盜洗劫后的場面。
無需多問就知道這幾個月的日子她怎樣過,也自然可想象那些辭職最初的美好計劃是否落了空。她看著我,言語絕望,“我已經胖了五公斤?!蔽液鋈幌肫鹉蔷渲档蒙钏嫉脑?,“自律者方得自由”。
我從2014年開始跑步,至今堅持兩年之久,起初的目的是因為無法忍受對肥胖的厭惡,可漸漸卻發現,跑步給我帶來的更重要的啟發,是讓我意識到了自律帶來的力量。這種時時與自己的惰性做斗爭,又在一次次斗爭中超越自己的過程,正是自律帶給我的階梯式進步人生。
村上春樹也如此形容過跑步為自己帶來的意義,“人本性就不喜歡承受不必要的負擔,因此人的身體總會很快就對運動負荷變得不習慣。而這是絕對不行的。寫作也是一樣。我每天都寫作,這樣我的思維就不至變得不習慣思考。于是我得以一步一步抬高文字的標桿,就像跑步能讓肌肉越來越強壯?!?/span>
以我自己兩年里的親身體驗來說,跑步是訓練一個人“自律”能力的很好方式。我曾是一個吃無節制的人,又喜歡過度消耗自己,但跑步讓我成為一個自控力極高的人,令我可以堅持每天早起,準時踏上跑步機,拒絕拖延工作內容,在無論多熱愛的食物面前也能夠控制自己想要放縱的念頭。
在我所結識的跑者中,幾乎所有人的生活都是自律的。大部分人有著規律的作息時間,保持著健康的飲食習慣,甚至對時間也極為珍惜。這種自律,成為很多自由的基礎,也成為很多成功的基礎。
看過一些成功人士的新聞或自傳,發現跑步,或者說自律,是很多人的特點之一:
蘋果公司CEO蒂姆·庫克凌晨四年半開始發郵件,之后就去健身房;
托馬斯·科里創造出“富有的習慣”這個短語,他用五年時間研究了一百七十七個富有人士的生活,發現其中,76%的富人堅持每天有氧運動30分鐘以上,也有一半以上的人每天至少在工作前三個小時起床。這大概也是自律的某種形式。
作家嚴歌苓也曾說過,“我發現這些文學泰斗們——無論男女——都具備一些共同的美德或缺陷。比如說,他們都有鐵一樣的意志,軍人般的自我紀律,或多或少的清教徒式的生活方式?!?/span>
記得很久前看過康德的一句話,所謂自由,不是隨心所欲,而是自我主宰。
而現在的我更加堅信,自律是一個人在年輕時可以培養的,最有益的習慣。
同學們,這篇文章就分享到這里,相信不同的人,會有不同的感悟。沒有人喜歡約束,但沒有自我約束,沒有自律,你就不可能真正掌控你自己的生活!
謝謝大家!
2017/2/27
上一篇:精準關愛、青春同行
下一篇:創建文明校園,爭做優秀學生